找到相关内容194篇,用时9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

    回向具足无上道.智者称此大乘,因其具四弘誓愿以及六度   万行.菩萨修行非只为自度,更为了度众生离苦得乐,起大菩提心故耳.如智者所说:"菩萨于诸戒中,具四弘,六度,发愿要心,回向菩提,故名大乘...修观而得正理念的结果.第五种则是具大乘根器之菩萨所持之,由行四弘誓愿和六度万行而成此.以上五戒可说遍摄了佛教中各个种类的,并由此自行五支而引申出以下的护他十戒.   (2)护他十戒是为利他人所守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456521.html
  •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(2)

    十戒:前五根本戒外,6不自赞毁他,7不说在家出家菩萨过失,8不贪,9不嗔,10不谤三宝。此十戒为无我我所,离一切所得,灭诸戏论的无尽。   三聚净戒  即大乘菩萨。1摄律仪戒,谓恶无不离,起证道行...手时则把木板横放在两膝上。   供 具  名词。有六种:花、涂香、水、烧香、饭食和灯烛。依次表示布施、持,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等六度。   四、念 珠   来历和用途   念珠是念佛、菩萨名号或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05666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寺院分布

    藏传佛教奉行说一切有部戒律,各派对大乘菩萨及密宗根本等也都通行。但在后弘期中如噶举及萨迦两大派创宗传法者大多有妻室, 宁玛派因经历禁佛而在家庭中世传。严格按照戒律建立比丘僧伽制度立寺推行的只有...中修行,生活由寺供养;后来禅宗提倡农、禅兼修、僧人可务农自养;4、僧人受菩萨,唐代已有烧身供养以示愿行坚固,以后逐渐变为燃顶(烧香疤)。1983年12月,中国佛教协会在《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35558102.html
  • 宗喀巴对于大、小乘戒相融之思考(1)

    展现即是藉由菩萨的实践。菩萨属于佛教信徒的修持之道,就其为宗教戒律之实践现象的部分,笔者并不主张有逾越的公开讨论。然而,由于其思想中结合大乘佛法精神,开显大乘实践理论的部分,笔者认为:正因为菩萨...《菩提正道菩萨戒论》目的即在建构融贯的大乘实践理论─显密皆应持,而以别解脱为基础。其根本考量系为了巩固在显密圆融的教法体系中,以僧团住世之根基所在的别解脱之修行实践。因此,论证“大小乘的戒律实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060063.html
  • 儒成与佛成─浅探儒佛修学进程之会通

    可能性,相对于成圣、成佛的目的而言,应当属于必要条件,而非充份条件。   注九:根据《瑜伽论?本地分?菩萨地?戒品》(大正三○:1379,卷四○~一)中所述的大乘菩萨概念,对于远离恶行,应当防护、...离欲解脱,亦即能证究竟、断诸烦恼。而断诸烦恼将能呈显清净智,而离除染著,获得解脱的涅槃果位。   上述的修学过程若结合大乘佛法的理念,即怀持出世之心而在世间修行。亦即“大乘菩萨不住涅槃,不舍众生,仍必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260066.html
  • 密宗传承史略

    山翛然受牛头禅,并从道邃受大乘菩萨,后依止顺晓(善无畏的弟子)受密法灌顶。次年,回到日本,于高雄山寺设立灌顶坛场传授密法,这是日本最初的秘密灌顶。最澄糅合天台与密宗教义,创立日本的天台宗,主张圆密...完成  所谓"纯密",乃指结合佛教的教义和理论,如唯识、中观、般若、性空等思想,以真言密咒为中心,而成为独树一帜的"密宗"。  七世纪时,印度大乘佛教的晚期,也是全盛时期,大乘佛教的中观、瑜伽思想体系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3960615.html
  • 试谈藏族成文习惯法规的历史渊源与藏传佛教戒律之间的内在关系

    正式形成。藏传佛教作为大乘佛教的传承,十分强调以大乘菩萨作为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。而大乘菩萨戒又是一种不同于小乘别解脱,讲究发心和方便,灵活而不拘泥于教条的戒律。只要是出于利益众生、宏扬佛法的动机,...为主的学部。有小乘的《别解脱》和大乘的《饶益有情》以及属于大、小乘的《摄善法戒》。律学部没有一定年限,许多僧人到此为止。有的到此终老一生。在律学部者,称为“噶仁巴”,意为经硕士。  从以上教学程序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0161820.html
  • 再续法缘,友谊长存――七塔禅寺赴日 法缘考察团参访纪实

    从道邃受大乘菩萨,后又从顺晓受密法。翌年返国,奉敕建大伽蓝,乃开天台法华宗,以该寺为镇护国家之道场。822年,该寺在最澄示寂后,获准设立大乘戒坛。翌年受赐“延历寺”匾额。尔后义真、圆澄、圆仁等续建...高5.5厘米的金观音像,遂集资于金龙山建寺供奉,即浅草寺之前身。寺后遭火灾,江户时期德川家康重建为大寺院。寺院大门称“雷门”,门内有长达140余米的甬道直通供有观音菩萨像的正殿,左右两边全为商铺,各色...

    贾汝臻居士 定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4361865.html
  • 二OO一年中国大陆佛教会议综述

    的作用,从而更多地显示出大乘哲学对其影响。《高僧传》还强调大乘菩萨的重要性。《宋高僧传》则重视戒律的传授之道。此外,三僧传的论中都夹杂著儒家的礼制思想。自始自终都将儒家的礼法来对照佛教的戒律,无形中...固有的大乘精神,有可能做出其他社会利益集团难以比拟的贡献来。大乘精神就是呵护众生,利益有情。佛陀示范的菩萨行,就是纯粹、完全和彻底的利他主义,无微不至地关怀生类,让每一个生命的生活有保障,而且生活得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562527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华智仁波切《自我教言》略解

    rdquo;,包括皈依、小乘别解脱大乘菩萨及密乘三昧耶戒。凡对自己传授过其中任何一的上师,我们都应恒时忆念。因为,般若是成佛的根本,然般若智由定生,定由戒生,所以,他们其实已传给了我们佛陀慧命的...知其一不知其二。说别人过失对自己无利,在比丘菩萨上都有详细的戒相,在《佛子行三十七颂》中也这么说:“以惑谈他菩萨过,则将毁坏自功德,故于大乘诸士夫,不说过失佛子行。”我们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0563203.html